清晨七点的厦门新东方校园门口实训区,早已 “叮叮当当” 热闹成一片。有人攥着锅柄反复颠勺,锅里的食材在热力下翻腾跳跃;有人对着砧板屏气凝神,菜刀与食材的碰撞节奏铿锵 —— 这是学子们每日的 “基本功练习与考核日常”,却让旁观者疑惑:“学厨师怎么总在练这些‘笨功夫’?”
答案藏在每一次颠勺和下刀里:翻锅切菜从不是“无用功”,而是学厨路上最关键的“筑基课”。所有后来的煎炒烹炸、焖溜熬炖,都得靠这两样基本功托底。在厦门新东方烹饪学校,基本功是实打实的“硬指标”,只有把锅颠得稳、菜切得匀,通过严格的考核,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实操教学——这是对厨艺的负责,更是对每一位学子的未来负责。

翻锅看着是“臂力活”,实则是掌控火候的“入门钥匙”。厦门新东方的老师总说:“锅子颠得有节奏,食材才懂‘听话’。”大火爆炒时,手腕发力让食材腾空翻转,每一粒都能贴上热锅锁住鲜汁;小火慢焗时,轻晃锅身让酱汁均匀裹住食材,连锅底都不会留一丝焦糊。
刚入学的孩子常练到手臂酸到抬不起来,锅柄磨出深浅不一的茧子,但从“米粒撒满地”到“颠锅转圈圈”,每一次进步都藏着对火候的领悟。等到基本功考核通过,老师就会带着做实战菜式,从经典川菜的爆炒到粤式汤品的慢炖,老师先站在操作台前一步步示范,握锅角度、发力技巧都讲得明明白白,然后每个学生轮流上手,老师在旁盯着纠正,直到动作标准、味道到位才算过关。

切菜则是修炼“精准度”的必经路。“土豆丝细到能穿针,肉片薄到透光,方块大小不差半厘米”,这是厦门新东方的刀工标准。新手入门先练“稳刀”,握着刀柄对着砧板练姿势,再用土豆、萝卜反复练切丝切片,往往练完几十斤食材,才能掌握下刀的力度和角度。用刀的细节老师们都会掰开揉碎了讲,示范完就让学生自己动手,切得不合格就重新来。别嫌这样“磨人”,整齐的食材受热均匀,好看的刀工能给菜品“加分”,更重要的是,这份精准度会内化成厨艺里的“细心”,让日后做任何菜都不会马虎。
在厦门新东方,基本功练的是技艺,更是态度。厨房容不得半点敷衍,翻锅差一寸火候就错了,切菜偏一毫米口感就变了。这些重复的练习,不仅是把动作刻进肌肉记忆,更是培养“对每一道菜负责”的初心。
等到基础扎实了,无论是学创意融合菜,还是做传统宴席菜,都能得心应手。更让学子安心的是,厦门新东方有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,毕业前会有专业的就业指导,还会对接全国合作餐饮企业——从星级酒店到连锁餐厅,从后厨主厨到餐饮管理岗,为学子推荐合适的工作,让“练出来的真本事”直接变成“看得见的出路”。


